会员登录

  • 个人登录
  • 企业登录
  • 院校登录

用户名:

密  码:

验证码:

记住密码忘记密码

登 录 立即注册立即注册立即注册

为应届生/求职者提供更多职业选择

为企业提供优秀的毕业生资源

为各大院校提供学生就业的渠道

企业入驻院校入驻 全国服务热线:010-80788512

北京

 我的位置:首 页 > 就业指导 >  职场资讯 >发布新职位

解析职场易患“下班沉默症”的群体

2012-10-15来源:网络综合点击量:668

上班的时候侃侃而谈、八面玲珑,下班回家像电脑死机一样一句话也不想说;与同事相处总是妙语连珠,满脸笑容,下班后表情却一下子冷下来,逃离家人的问候与关心……这些都是“下班沉默症”的表现。

  上班的时候侃侃而谈、八面玲珑,下班回家像电脑死机一样一句话也不想说;与同事相处总是妙语连珠,满脸笑容,下班后表情却一下子冷下来,逃离家人的问候与关心……这些都是“下班沉默症”的表现。

  前段时间,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对2750人进行一项调查,结果显示,83.1%的受访者坦言自己不同程度上有“下班沉默症”,63%的人担心“下班沉默症”会让人对生活失去热情。受访者中,“80后”占50.1%,“70后”占30.9%;45.5%的人居住在大城市,28.9%的人住在中等城市。对于这一调查结果,不少人深有同感,表示下班后把沉默当成休息,“累得都不想说话”,“别说沉默了简直就想沉睡”。

  现象调查:“下班沉默”成职场“新病”

  调查中,75.4%的受访者直言,身边存在患有“下班沉默症”的人,其中41.2%的人认为这样的人“非常多”或“比较多”。对于为何选择“下班沉默”,59.6%的人认为因为工作压力让人身心疲惫,难以兴奋;52.7%的人认为长时间疲劳,使一些人形成了排斥情感交流的惯性;40.5%的人认为人们总是习惯性地对陌生人客气,忽略亲友感受;37.0%的人认为工作和交通环境太嘈杂,导致人们迫切寻求安静空间。

  调查显示,很多受访者已意识到这一职场“新病”产生了很大的负面影响。63.4%的人担心“下班沉默”会让人无心关注生活细节,对生活失去热情;59.6%的人认为“下班沉默”会让人缺乏情感交流,引发更严重的心理疾病。

  助人及技术性工作者占主体

  据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系副教授王芳了解,十几年前,容易“下班沉默”的人多从事“助人工作”。比如,老师、医生、警察。但现在,从事技术性工作,如IT行业的人,也容易有类似表现,其严重程度与从事“助人工作”的人不相上下。“下班沉默症”已经跨越职业界限而存在了。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精神科主任王晓萍教授昨日介绍,“下班沉默症”是根据上班族的问题总结出的一种病症。通常,“下班沉默”并未到精神疾病的程度,属于不良心理状态,但长期维持或向严重方向发展,则会危害身心。

  今年35岁的证券分析师何平(化名)上班时对同事或客户都能侃侃而谈,回到家却希望能有完全安静的空间。还在上幼儿园的儿子很调皮,经常玩他的手机、电脑。他抑制不住烦躁,常常责骂儿子,引来妻子的不满。身心俱疲的他无奈向心理医生倾诉。

  王晓萍介绍,受“下班沉默症”困扰的人以中青年为主,经常加班的人居多。她接诊的人中,多为金融行业、IT行业的上班族。

  网友:一直以为是“杀熟”性格作怪

  @小不点115:白天对着客户微笑,不停地说话,一下班就像泄了气的皮球想躺在床上先睡一觉。

  @邱_军军:身边很多的同事下班后都不太说话,哪怕同一间宿舍,大家都会选择做自己的事,除非一起出去玩。

  @世间游人:随着“独生一代”的长大,家庭人口日益减少,“下班沉默症”会越来越突出。

  @Carcia:原来这叫“下班沉默症”,我一直以为只是“杀熟”的性格在作怪,悲催。

  名词解释:“下班沉默症”

  指上班时侃侃而谈,聚会应酬时笑容满面,回到家却疲惫懒言,面对亲友麻木冷淡的症状。“下班沉默症”者在上下班时间判若两人,对正常的情感交流避之不及,甚至拒绝亲友的抚慰,进入了交际怪圈。专家指出,长期“下班沉默”可能形成逃避情感交流的惯性,破坏必要的社会关系网络,进而导致抑郁症等更严重的心理问题,甚至引发身体疾病。

上一篇:当心“下班沉默症”成严重心理问题

上一篇:下班沉默症如何炼成 高压疲劳是主因

陕味情 北京世纪广盛行科技 北京新源办公家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