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10-11来源:天山网点击量:751
在积极就业政策的引导下,新疆就业形势2012年以来明显好转。
十一黄金周期间,当大多数人沉浸在旅游、休闲的幸福生活中时,乌鲁木齐市东后街社区蔬菜直销店店员张慧仍然坚守在自己岗位上。今年6月,在街道的帮助下,张慧有了这份工作,也使她家告别了零就业家庭:“我对这个工作非常满意,有工资,还给我们交着社保,稳定了,没有什么后顾之忧啦。”
2010年5月,自治区党委七届九次全委扩大会议向社会做出承诺:对以往全疆城镇零就业家庭,至少确保一人就业;新产生的零就业家庭24小时内安置就业。两年来,我区各级政府努力兑现这一承诺,开发社区协管员、保洁员、国营蔬菜直销店员、城市客运协管员等公益性岗位,安排零就业家庭人员就业;两年来,已帮助4.8万人实现就业,惠及4万2千户零就业家庭。
要使零就业家庭“消得快、稳得住”,必须形成长效工作机制。今年2月施行的《新疆实施<就业促进法>办法》,将“零就业家庭动态清零”机制通过地方法规形式固定下来。乌鲁木齐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就业处处长李红:“零就业家庭长效机制我们从三方面着手,实名制,公示制,销号制“三制”管理,促进稳定就业。“
除了努力消除零就业家庭以外,我区还采取小额贷款、社保补贴等措施,帮助未就业大学生实现就业。短短两年时间,基本解决了历史遗留的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就业率达99.7%,18.78万名高校毕业生实现就业。
今年,在扶持大学生就业方面,自治区还有更新、更周到的政策。自治区副主席艾尔肯·吐尼亚孜:“就业是最大的民生,今年年底前就开始实行高校毕业生实名制的信息网络建设,以后高校毕业生,基本上可以在家里查阅所有的就业政策、就业信息、提供的服务。”
上一篇:关于贯彻促进就业规划(2011-2015年)的实施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