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登录

  • 个人登录
  • 企业登录
  • 院校登录

用户名:

密  码:

验证码:

记住密码忘记密码

登 录 立即注册立即注册立即注册

为应届生/求职者提供更多职业选择

为企业提供优秀的毕业生资源

为各大院校提供学生就业的渠道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

院校简介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是在敬爱的周恩来总理的亲切关怀下于1964年创立的,是一所以外国语言文学为主体学科、以旅游管理为特色学科,文学、管理学、经济学、法学等多学科门类协调发展的知名特色大学,是中国外语、翻译、旅游、经贸教学与研究的重要基地。


  学校设有英语学院、日语学院、旅游管理学院、国际经济贸易学院、跨文化研究院等22个教学科研机构。现有26个本科专业,其中日语、阿拉伯语、英语、旅游管理为教育部特色专业建设点,阿拉伯语、日语、英语、俄语、旅游管理、德语6个专业为北京市特色专业建设点。学校拥有外国语言文学、工商管理、中国语言文学、应用经济学4个一级学科硕士授权点,1个美学二级学科硕士授权点,拥有翻译(MTI)、旅游管理(MTA)和工商管理(MBA)3个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拥有外国语言文学(一级学科)、旅游管理、企业管理、国际贸易学4个北京市重点建设学科,北京旅游发展研究基地等省部级研究基地。


  学校拥有一支年龄、学历、专业、职称结构合理的师资队伍。现有专任教师500余人,绝大多数教师在国外进修或攻读过学位。学校还聘请兼职教授120多人,拥有外国专家60余名。学校有1个国家级教学团队、3个北京市优秀教学团队、7个北京市学术创新团队。在校学历生近万人,包括本科生、研究生、留学生和成人教育学历生。


  学校拥有众多规格不同、性能各异的现代化教学设施,主要有数字语言实验室、同声传译实验室、多媒体教学实验室、新闻学实验室、金融模拟实验室、旅游规划与策划实验室、模拟法庭、法律诊所等,同时还建有校园网、电视台和地面卫星接收系统。图书馆藏书丰富,设有大型期刊阅览室、专业阅览室、电子阅览室以及计算机网络服务系统。学校不断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各类体育场馆齐备,为广大学生创造了良好的学习和生活环境。


  经过近半个世纪的办学实践,学校形成了“学用结合,注重实践”的办学特色。外语专业强调“技能领先,注重实训”,狠抓“听、说、读、写、译”基本技能训练;非外语专业依托优势外语教学资源和多元文化环境,坚持“应用导向,强化实践”,走产学研一体化道路。学校明确了“国际导向、专业复合”的培养特色,坚持外语复语式、外语+专业、专业+外语的国际性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学生国际视野宽阔、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突出,综合素质高,就业竞争力强。从二外走出的数万名毕业生,遍及大江南北和世界各地,涌现出国台办主任王毅,商务部副部长高虎城、陈健,中国驻朝鲜大使刘洪才,中国国旅集团董事长盖志新,中信集团公司董事长、党委书记常振明,中国银行香港分行总裁和广北、美国新生代华裔电影导演胡安等一批政界、外交界、商界、文教界杰出人士。


  学校注重国际化办学,与美国、日本、德国、法国、澳大利亚、俄罗斯、韩国、埃及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120多所高校及教育机构建立了全方位、多层次、实质性的交流与合作,每年选派一定数量的教师出国进修、访学、合作科研,从事对外汉语教学等,年均赴外留学学生300多人,来校外国留学生1000多人。学校还在墨西哥、摩洛哥、英国、法国承办了4所孔子学院,积极参与国家汉语国际推广工作。


  学校的发展目标是:立足北京,服务首都,辐射全国,面向世界,努力建设成为办学实力和整体水平位居全国同类院校先进行列,若干学科达到国内领先水平,在国际上享有较高知名度的高水平多科性教学研究型大学。


专业设置

本科类

经济学

国际经济与贸易

金融学

国际文化贸易



法学

法学

国际政治




文学

汉语言文学

对外汉语

英语

俄语

德语

法语

西班牙语

阿拉伯语

日语

朝鲜语

葡萄牙语

商务英语

翻译

新闻学


管理学

市场营销

财务管理

旅游管理

酒店管理

会展经济与管理



毕业生情况

  一、毕业生情况概述2000年我院成为北京市院校以来,瞄准北京市的发展战略,融入首都,服务首都成为学院办学与发展的基本指导思想。我院在完善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过程中,积极拓展学生就业领域,使学生能够凭借专业实力,受到社会和用人单位的普遍欢迎。近三年(01至03年)学校保持了很高的就业率,02、03年还超出北京当年总体就业率。占毕业生总数53.3%的学生留在北京的外事、商务、新闻、旅游等行业工作。


  二、毕业生主要流向1、去国家机关就业的毕业生一般占就业总人数的10%—15%左右,主要流向外交部、中联部、中央统战部、文化部、外经贸部、农业部、财政部、交通部、国家旅游局、国家安全局等机关;2、去企业就业是毕业生就业的主要方向一般占就业总人数的60%左右,主要流向为国旅总社、中旅总社、中青旅、安永华明会计师事务所、中国人民银行、工行、农行、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中国纺织进出口公司、中国化工进出口总公司等企业;3、去事业单位就业的毕业生占就业总人数的20%左右,主要流向为国际广播电台、新华社、贸促会、红十字会、中国人民对外友协以及一些教育、科研单位。


  4、毕业后留在北京及其周边地区就业的毕业生占就业人数的70%左右。


  5、去深圳、青岛、上海、广州、大连等大中沿海城市就业的毕业生人数占就业人数的25%左右。


  6、近三年选择考研(双学位)、出国继续深造的毕业生比例逐年增长,占当年毕业生总人数的15%-20%。


  三、社会声誉因具备高质量生源基础,较完善的培养过程,鲜明的专业特色,需求对口的就业渠道,因而就业后,我院学生普遍表现出“适应环境快、动手能力强”的特点,受到用人单位广泛好评。


  2001年11月,学院在北京国际会议中心举办了“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人才培养恳谈会”。与会代表对我院毕业生的敬业精神、吃苦耐劳,工作能力,进取心、创新意识、自我学习能力、基础理论、专业基础知识、计算机水平、外语水平、学习能力、决策能力、组织管理能力和社会交往能力等方面的表现给予了肯定和较高评价。2004年,我们对部分校友和用人单位做了一次调查问卷和访谈。从毕业生调查结果看,近80%的毕业生从事着与自己专业相关的工作;从用人单位的访谈和调查分析看,90%的用人单位普遍认为作为外语类院校毕业生二外学生有过硬的政治素质、有良的思想品德、较强的进取心和吃苦耐劳的敬业精神,85%被调查的用人单位认为二外毕业生的专业知识和综合能力应用方面属于优秀;80%被调查的用人单位认为二外学生善于合作、人际关系好、可塑性强;超过半数的用人单位认为北二外毕业生已经成为单位的业务骨干或中层以上级别的领导。事实说明,学校培养定位、学生的专业特色、学生从事职业工作的综合素质是符合社会对高素质人才需求的。


  四、优秀校友建院40年来,学院为国家输送毕业生上万余名,学生们遍及国内外,在不同的工作岗位上,为国家无私地贡献,为人民出色地服务。毕业生中,有在平凡岗位上做出不平凡业绩的普通工作人员,也有专家、学者、驻外使节、政府官员、企业家等。尤其是在外事、旅游、文化、教育、新闻、社科研究等企事业单位相对集中。涌现出如刘春先、王毅、刘洪才、高虎城、张吉龙、和广北、赵立凡、盖志新等为我国外交、经贸、金融、文化、旅游等重要领域做出突出贡献的优秀代表人物。


联系方式

联 系 人: 招生办

电  话: 010-65778007

邮  箱: ewzs@bisu.edu.cn

院校网站: http://www.bisu.edu.cn

院校地址: 北京市朝阳区定福庄南里1号